Feeds:
文章
留言

Archive for the ‘帕森金症資料’ Category

高發於老年人群,主要症狀之一也是手腳僵硬、記憶力減退的疾病——— 帕金森 症,引起人們的關注。據悉,拳王阿里、著名作家巴金都是帕金森症的患者。

病因是大腦缺少“傳令兵”

帕金森症的病因是患者大腦裡缺少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是神經傳導物質,它就像大腦中的“傳令兵”,負責把神經系統發出的命令傳送給肌肉,指揮肌肉工作。缺少多巴胺,神經控制命令不能傳達,所以才會出現手腳不聽話的現象。

帕金森症主要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但也有年輕人得此病的,比如新加坡發現的最年輕病人才19歲,世界著名拳王阿里也是在40多歲時患病的。

帕金森症患者眼球的活動因受到影響,除了難以看到視平線以上的物品外,也無法分辨顏色雷同的物件,空間感較為遲鈍。若要改善此情況,家人除了請患者使用輔助器材外,亦要替家居添上色彩,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剛剛發病的 帕金森病 患者往往會感覺肢體無力,肢端發硬發僵不靈活,有時還會有酸困疼痛的感覺,病人往往以為是頸椎或腰椎出了問題,到骨科拍片、做CT檢查;醫生對疾病早期單側肢體出現症狀的患者也易誤診其為頸椎、腰椎疾病,甚至有些腿部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還被誤做了椎間盤 手術 。其實兩種病的疼痛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必要時請神經內、 外科 會診,可以避免誤診。

Read Full Post »

4月11日是“世界 帕金森 病日”。少年兄弟得 帕金森病 罕見,可能是遺傳導致。記者昨日採訪了一個因為帕金森疾病而飽受折磨和痛苦的家庭,大兒子7歲開始手抖發病,如今喝一碗稀飯要耗時1個多小時,一年四季睡覺不脫衣襪,小兒子9歲開始患病,因腿腳不利索摔骨折,不願意拖累父母曾想自殺,要把遺體捐給醫院……
大兒子患病18年,小兒子患病11年,為了治病,父母傾家蕩產四處求醫。母親省吃儉用,自己的飯不放菜、油和鹽。父親跑到煤窯當礦工,推一輛礦車掙1元錢,一天工作12個小時,去年底左腰部被砸傷不能再下煤窯。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 外科 副主任王學廉說,帕金森病是一種多發於中老年人的疾病,我國目前大約有500萬帕金森病患者,兄弟倆在7-9歲之間患病的情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比較罕見。
大兒子
一碗稀飯要喝1小時一年四季睡覺不脫衣
昨日,在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裡,記者見到了來自河南三門峽的焦民朝和他的小兒子焦飛,今年50歲的焦民朝含淚向記者講述了一家人的遭遇。他說,大兒子7歲時出現手抖症狀,剛開始他們懷疑是缺鈣,後來越來越嚴重,醫生說大兒子患了帕金森病,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症狀:震顫,在安靜的時候出現手或腳抖動;僵直,肢體在活動時僵硬並感到費力,動作笨拙,轉體和翻身等動作困難;運動遲緩,想運動的時候不能立即實現,扣衣服、拉拉鍊等精細動作完成比較困難,寫字也是越來越小;姿勢反射障礙,身體重心前傾,不能保持平衡,像個小老頭。
焦民朝說:“大兒子吃飯的時候很費力,吃飯不會端碗,等大人把稀飯碗放在桌子上後,他拿勺子舀著喝,因為手抖,這一碗稀飯他能喝1個多小時才能喝完,如果是一碗麵的話,他根本吃不上,手拿著筷子抖得無法夾住麵條。一年四季晚上睡覺大兒子基本不脫衣服不脫襪子,不是不想脫,而是因為他的身體僵直的根本沒辦法脫,一年不換內衣,冬天冷了加件外套,夏天熱了把外套脫掉,擔心時間久了會起痱子,我們只能經常把毛巾伸進他的衣服內給他擦一下身體。晚上睡覺時,孩子不會翻身,他母親一個晚上要給他翻幾次身。上廁所也很痛苦,大便一次得兩個小時……”
小兒子
腿腳不便走路摔骨折要自殺捐贈遺體給醫院
讓焦民朝傷心欲絕的是,11年前,二兒子焦飛也和大兒子一樣患了帕金森病。9歲的時候,焦飛開始出現手抖的症狀,害怕別人笑話,他將顫抖的雙手偷偷藏起來;11歲的時候,他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因為腿腳不利索摔倒了,手骨骨折,此後的日子裡,他早上在家裡吃飯,中午不下樓就在教室吃一包方便麵,下午讓同學幫忙帶飯吃;高二那年,顫抖的雙手、萎縮的肌肉、僵硬的肢體等帕金森症狀進一步加重,影響到正常學習和生活,學習成績優異的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校園,回到家中。
焦飛在日記中寫道:“我家地很少,一年收穫的莊稼只夠半年吃,無固定收入。父母忙完活,到處打工,沒有停下來歇息的時候。回想我的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經常不在家,常年在外面打工,出苦力,幹天底下最苦最累最髒的活。”“哥哥因為有病,上到小學二年級就不得不輟學在家,天天喝藥。我的童年記憶裡,爸爸媽媽把我撇在家裡,背著哥哥去看病。我一做完作業,就盼望爸媽回來,我很希望爸媽帶著痊癒的哥哥回來。”“18年了,爸爸媽媽太累了,天天打聽治病的消息,一次次由希望轉為失望,不知道受了多少打擊,是我和哥哥把他們拖累了。我不想再讓爸爸媽媽受到傷害了,我不想活了,那天,我擰開農藥瓶,想一死了之,然後把我的遺體捐給醫院,希望醫生拿我做實驗,給患有帕金森疾病的人們找到更好的 治療 方法。但是被親人發現,我自殺失敗了。”
隨後的日子裡,焦飛不想再讓父母擔心自己做傻事,他每天必做的功課就是 康復 鍛煉,手拿磚頭做運動,在台階上試著跳上來跳下去。他還努力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照顧同樣患有帕金森病的哥哥。只是每天下午3點以後,藥效達到最低值,身體像灌了鉛一樣沉重不堪,堅強的焦飛只能強忍著盡量不活動。“我不甘心這樣被擊倒,看到同齡人一個個上了高中、大學,我非常羨慕,我想考大學,孝敬父母,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昨日,焦飛看到主治醫生和醫院負責人時,用嘶啞的聲音哭泣著說(因為處於患病中期,他言語表達不是很清楚):“謝謝你們,我希望治好病後,能孝敬父母……”說到激動處他甚至向醫生下跪,在場採訪的不少記者也開始哽咽起來。
父母
為省錢吃飯不放油當礦工被砸傷腰
大兒子患病18年,小兒子患病11年,去了三門峽、鄭州、武漢、北京等地治療,花了大約20萬元。這讓焦民朝、李少榮夫婦傾家蕩產,負債累累。如今大兒子的病情越來越重,生活不能自理,李少榮每天在家照顧他。為了給兒子治病,李少榮省吃儉用,自己的飯不放菜,不放油,也不放鹽,只是下點乾麵條吃。“孩子的病讓我很受打擊,我不知哭過了多少回。但是哭歸哭,我給自己說,你千萬要挺住,你一倒下,娃就沒有希望了,所以我一直強忍著幹活。”
焦民朝為了多賺幾個買藥錢,跑到煤窯去當礦工,鑽在煤窯洞內,一天工作12個小時,推一輛礦車能掙1元錢,他就一次推兩輛車,一天推70-80輛,經常是熱得滿頭大汗,累得直不起腰來。“一天賺70-80元,大兒子的1瓶藥就得95元錢啊。”焦民朝說:“去年臘月煤窯出事故了,我的左腰部被砸傷,我當時想著自己這下完了,腿肯定掉了吧,嚇得我半天不敢摸腿,我多希望自己能活著養活兒子啊,好在後來腿沒事,不過腰部受傷比較嚴重,直接被摳出了很長很深很寬的一道’槽子’,到醫院治療後,沒能出去打工,一直在家養傷到現在。前段時間,在網上查到唐都醫院可以治療這個病,我抱著一絲希望帶著焦飛來到這裡。”
醫生
兄弟倆患帕金森病屬家族遺傳所致
主治醫師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王學廉說,帕金森病是一種多發於中老年人,以肌肉震顫、僵直、運動遲緩、姿勢及平衡障礙為主要症狀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致殘性強,預後差。我國目前大約有500萬帕金森病患者,其中少年帕金森患者0.7%。帕金森病一般在50歲以後發病,兄弟倆在7-9歲之間患病的情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比較罕見。
王學廉說,目前帕金森病的具體病因仍不清楚,科學研究提示與年齡老化、家族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污染的接觸等因素有關。其中,環境中一些有毒物質,如殺蟲劑、農藥、重金屬等,可能損傷大腦的神經元。此外,長期焦慮、抑鬱、工作緊張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險因素。焦飛兄弟倆的病屬於家族遺傳所致,受其奶奶的影響。
王學廉說:“我們唐都醫院今天準備給焦飛進行 手術 治療,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將採取以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為核心,關注患者情緒、精確調整藥物、適時調整藥物、適時高精度定向手術和專業康復訓練相配合的帕金森’4S’治療新模式,手術方式主要是腦起搏器治療,在腦內特定的神經核團植入電極,釋放高頻電刺激。”

Read Full Post »

帕金森 症搏鬥了10多年,蔡健雅的爸爸上星期日(4月17日)早上約11時病逝、今天早上以基督教儀式出殯,享年66歲。

蔡健雅(Tanya Chua;1975年1月28日-),知名新加坡歌手、詞曲作者。蔡健雅在出道前曾參與音樂劇Hot Pants演出。1997年在新加坡發行英語專輯《Bored》而正式出道,1999年簽約於寶麗金唱片推出首張同名專輯《蔡健雅》。2003年將國語唱片簽約於台灣華納唱片旗下,並發行《陌生人》專輯。2006年以《雙棲動物》獲得台灣第17屆金曲獎三項提名,最後並奪下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2008年推出專輯《My Space》,同年獲台灣第19屆金曲獎7項提名,並獲得了最佳專輯製作人和最佳國語女歌手兩座大獎。近年移居台灣,持續創作。

媽媽接受訪問時透露,在蔡健雅4月9日的新加坡演唱會舉行時,蔡爸爸的病情就突然惡化,當晚也由救傷車緊急送入院,家人為了不影響蔡健雅的演出,直到演唱會完成,舉行了慶功宴後才通知她這個消息。

蔡媽媽說,蔡爸爸患病10多年,一直靠藥物來控制病情,或許是服藥多年有後遺症,藥物在肝​​臟起了副作用,病情逐漸不太樂觀,後來就無法走動,出外都要坐輪椅。

蔡健雅父親66歲病逝與帕金森​​症搏鬥10多年

蔡健雅 從台灣趕回新加坡奔喪

蔡爸爸病情惡化當晚,蔡健雅原本於演唱會後隔天就要飛到台灣,投入她台灣演唱會的準備工作,為此,她特別延遲一天,慶功宴後就趕到醫院去探望父親,也在隔天安排了家庭聚會,邀請家人和親戚們參加,給父親留下快樂的“全家福”畫面。

蔡媽媽還表示,或許是完成了與家人相聚的心願,蔡爸爸撒手西歸時樣貌安詳,讓家人感到安慰。蔡健雅昨天早上也從台灣趕回新加坡奔喪,她所屬的滾石唱片則稱她暫時不接受訪問。

據悉蔡健雅的父母離異多年,她和媽媽常露面。媽媽也為她打點工作事宜,是她演藝事業背後的支柱。對於父親,蔡健雅很少提起。但蔡媽媽說,蔡健雅每個月還是會給父親生活費,而過去幾天蔡健雅也非常難過、不停地在哭。帕金森又稱震顫麻痺,PD。來源: 電商圈

Read Full Post »

中國首套 帕金森 病患者生活指導工具

  為呼籲公眾在生活細節上給予 帕金森病 患者更多關愛,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在第15個世界帕金森病日當天,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與上海某企業聯合推出了中國首套針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指導工具———“帕金森健康小屋”。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科陳生弟教授指出,“帕金森健康小屋”旨在通過為患者改變飲食起居、家具設計與擺放等生活環境中的細節,創造一個更加安全、更加舒適的環境,給患者更多關愛和照顧,提高其生活質量。

相關文章:[ 家有帕金森病人裝修應該如何 ]

 提升生活質量不能忽視細節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之一,主要見於50歲以上中老年患者。我國65歲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約為1.7%。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進一步攀升。

  陳生弟教授介紹說,帕金森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病情一般不會自然緩解,有的患者病情進展迅速,數月或數年後就會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最終絕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將被禁錮於家中、病榻上,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陳生弟教授強調,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首先要採用藥物 治療 的手段對疾病予以控制;另一方面,要從生活中的細節著手,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家,並給予更多關愛和照顧,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跌倒

  65歲的陳大爺已經被帕金森病折磨了有十年之久。去年,陳大爺在家中洗澡,一不小心在浴缸中跌倒,造成盆骨骨裂,這對陳大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據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秘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 內科 副主任肖勤教授介紹,帕金森病患者的年跌倒率高達50%-68%,而且,造成嚴重損傷的跌倒發生率也很高。有研究顯示,27%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發病後的10年內會發生髖部骨折。跌倒會導致傷殘、死亡、增加經濟負擔及跌倒恐懼。

  肖勤教授指出,帕金森病患者行動不便,常常因家具擺放位置的不當或生活細節的不注意,給患者帶來身體傷害,家具高度的不適合也會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應引起家人的關注。

Read Full Post »

别把老年痴呆和帕金森混淆了。很多人误把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症混为一谈。实际上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的问题都出在“头脑”中,可是帕金森病是由脑部黑质的多巴胺神经细胞病变造成,而老年痴呆症呢,他是由脑部颞叶海马病变引起的。

阿尔茨海默病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1。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2。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包括:神经保护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非药物干预和精神药理学药物减少行为障碍、健康维护活动、临床医师与家庭成员及照看病人的其他人员联合。

帕金森病不会直接缩短人的预期寿命,但会使人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而且帕金森病在早期进展很快,在发病最初的3~5年内是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此时治疗花费小、效果好,患者的疾病进程可以得到有效延缓15~20年,甚至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然而,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常常是不典型的,容易被忽略或者被误诊。有的人因为脖子痛被诊断为颈椎病,有的人则因为腰痛而被诊断为腰椎病,还有的人走路时拖步,被误诊为中风。

震颤: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症状,先是手不停地抖动,后来发展到腿和脚颤抖,最后下巴、嘴唇和头部都开始颤抖。震颤多数是在静止时出现,所以又称“静止性震颤”。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

四肢僵硬或肌肉挛缩:全身肌肉呈高度紧张状态,变得很僵硬。

动作迟缓:干什么事情都变得很慢,上下床、站立或坐下等一般的动作,都须费点劲儿能做到。走路时无法迈开脚步,而以小碎步前进(“慌张步态”);眨眼、脸部表情僵硬,感觉好像戴了个面具(“面具脸”);走路时双臂因为协调有障碍,不能随着行走正常摆动。

缺乏平衡感:患者常常跌倒。

其他症状:讲话速度异常缓慢、音调呆板,写字时手会发抖,越写越小(“小写症”),食物无法下咽等。另外,便秘也是常见症状之一。

而老年痴呆症患者会出现智力、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的缺陷,冒出“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住在哪儿”等问题,而帕金森病患者一般只表现出动作与话语上的迟缓。

Read Full Post »

又稱震顫麻痺,據《美國流行病學雜誌》日前公佈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常上夜班熬夜的人得帕金森概率低,而睡眠時間較長的人患這種病的可能性較大。

  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陳博士等研究人員對美國“護士健康研究”計劃的數據進行了分析。該計劃對8萬多名女護士進行跟踪調查。結果發現,至少在15年中交替上夜班的女性比從未上過夜班的女性罹患帕金森氏病的風險低50%。陳博士說,上夜班會導致血液循環中雌二醇水平和尿酸含量增加,或許可以幫助降低患帕金森氏病的風險。(袁帥整理)

Read Full Post »

又稱震顫麻痺,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近日,天氣變暖,很多服用美多巴、泰舒達等西藥的帕金森患者,明顯感到便秘、噁心、失眠等副作用加重。對此,專家提醒:西藥只能暫時控製表面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發展,隨耐藥性增強後,劑量增大,藥效縮短,易延誤最佳 治療 時間。

醫學界將 帕金森病 分五期:

Ⅰ期:手抖易忽視,及時治療,完全 康復 希望大;

Ⅱ期:雙手抖,僵直加重,走路吃力;

Ⅲ期:抬腿困難,拖步走,翻身困難,是治療關鍵期;

Ⅳ期:拖步走易摔跤,穿衣吃飯需幫助,言語不清;

Ⅴ期:生活無法自理,癱瘓在床。

專家指出:從Ⅰ期到Ⅲ期,發展相對緩慢,是治療黃金期。特別是Ⅲ期帕金森患者若不警惕,會導致病情急劇加重,後果不堪設想。

Read Full Post »

又稱震顫麻痺,是老年人中多發的一種疾病。其發病原理科學界一直在研究中,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神經 內科 解洪榮博士等研究人員在最近完成的一項關於 帕金森病 (PD)的研究中發現,可溶性抗藥性相關鈣結合蛋白、膜聯蛋白V和核醣體蛋白P0這3個表達明顯增加的蛋白質與帕金森病的發病有明顯關聯。此項研究成果近期在意大利《神經科學》上發表。

  解洪榮等通過在體外應用MPP+處理未分化的SH-SY5Y細胞,建立模擬人類帕金森病的細胞模型,採用熒光染色雙向差異凝膠電泳、圖像分析、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和生物信息學的技術,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發現了7個表達上調、15個表達下調共22個差異表達蛋白。質譜成功鑑定出了其中3個蛋白質,分別為可溶性抗藥性相關鈣結合蛋白、核醣體蛋白P0(RPLP0)和膜聯蛋白V。

  研究結果提示,這3個表達明顯增加的蛋白質可能在調節鈣離子超載、啟動DNA損傷修復和參與凋亡誘導等方面與PD相關,為進一步研究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和 治療 靶點的合理篩選提供了新的線索和理論依據。經檢索查新證實,可溶性抗藥性相關鈣結合蛋白等3個表達上調的蛋白質在MPP+誘導的SH-SY5Y細胞PD實驗模型中是首次被發現,而且核醣體蛋白P0在PD體外細胞模型中亦是第一次報導

Read Full Post »

1)帕金森綜合症多見於老年人,同時合併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消化功能多有減退胃腸蠕動乏力、 痙攣,容易出現便秘及皮膚油脂分泌過多等。應結合病人情況,飲食喜好,注意食品的配比結構,副食、葷素以及花色品種的搭配。多食富含纖維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 蔬菜水果 、多飲水、多食含酪胺酸的食物如瓜子、 杏仁 、芝麻、脫脂 牛奶 等可促進腦內多巴胺的合成,適當控制脂肪的攝入。
(2)蛋白質飲食不可過量,盲目地給予過高蛋白質飲食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療效,因為蛋白質消化中產生的大量中性氨基酸,可與左旋多巴競爭入腦而影響其療效。因此在膳食中適當給予 、肉等食品,保證 蛋白質 的供應,每日需要量為0.8-1.2g/kg體重。如有發熱、褥瘡等情況應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
(3)對咀嚼、吞嚥功能障礙者,進食時以坐位為宜,應選擇易咀嚼、易吞嚥、高營養、高 纖維素 的食物。進餐前回想吞嚥步驟。進餐時讓其將口腔多餘的唾液嚥下,咀嚼時用舌頭四處移動食物,一次進食要少,並緩慢進食,進餐後喝水,將殘存食物嚥下,防止吸入性肺炎。
(4)對於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應給予 糖尿病 飲食;伴有冠心病及高血壓的病人,以高糖、高維生素,適量蛋白質飲食為宜,限制動物脂肪和食鹽的攝入。
營養對於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狀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飲食治療是帕金森氏病的輔助治療方法之一,目的在於維持患者較佳的營養和身體狀況,並通過調整飲食,使藥物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帕金森病患者飲食與普通人的有許多相同的基本原則,但還需要根據自身病情對飲食作適當調整。
食物多樣,愉快進餐
一天的飲食中食物應多種多樣,包含穀類、蔬菜瓜果類、奶類或豆類、肉類等。多樣化食物能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的需要,也使飲食本身富於樂趣。在輕鬆的環境和氣氛中愉快進餐,讓飲食作為一種生活享受。
多吃穀類和蔬菜瓜果
通常每天吃300~500克的穀類食物,如米、面、雜糧等。從穀類中主要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等營養,並能獲取身體所需的能量。碳水化合物 通常不影響左旋多巴的藥效。
每天大約吃300克的蔬菜或瓜類,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從中獲得維生素A、B、C、多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經常適量吃奶類和豆類
奶類含豐富的鈣質。鈣是骨表骼構成的重要元素,因此對於容易發生 骨質疏鬆 和骨折的老年帕金森氏病患者來說,每天喝1杯牛奶或酸奶是補充身體鈣質的極好方法。但是由於牛奶中的蛋白質成分可能對左旋多巴 藥物療效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為了避免影響白天的用藥效果,建議喝牛奶安排在晚上睡前。另外,吃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也可以補充鈣。
限量吃肉類
由於食物蛋白質中一些氨基酸成分會影響左旋多巴藥物進入腦部起作用,因此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每天攝入大約50克的肉類,選擇精瘦的畜肉、禽肉或魚肉。1隻雞蛋所含的蛋白質相當於25克精瘦肉類。肉類食物可以分配在早、晚或午、晚餐中,但是對於一些患者,為了使白天的藥效更佳,也可以嘗試一天中只在晚餐安排蛋白質豐富食物。
盡量不吃肥肉、葷油和動物內臟
用植物油烹調食物。不吃肥肉、葷油和動物 內臟 ,有助於防止由於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給身體帶來的不良影響。飲食中過高的脂肪也會延遲左旋多巴藥物的吸收,影響藥效。 
水是最佳的飲品
每天喝6至8杯水及飲品,攝入充足的水分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利。充足的水分能使身體排出較多的尿量,減少膀胱和尿道細菌感染的機會。充足的水分也能使糞便軟化、易排,防止便秘的發生。由於飲水不足和用藥上的原因,有的患者會出現口乾、口渴、眼乾的症狀,可以嘗試每天比前一天多喝半杯水的方法,逐漸增加飲水量至每天6-8杯。

Read Full Post »

有急性腦卒中史或有腦卒中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動脈栓塞或心律失常先天性心髒病、顱內外血管內膜粥樣硬化的患者同時存在以上疾病的臨床表現。

帕金森綜合症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帕金森綜合症是一種破壞大腦神經系統的疾病,有時還會導致 心臟 損傷。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該病還會使許多患者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即在突然站立時會出現血壓下降。在以前的研究中科學家一直認為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的藥物……左旋多巴是導致這種體位性低血壓的原因。但是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帕金森綜合症本身才是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罪魁禍首。這一研究結果發表於今年4月23日出版的《神經科學雜誌》上。來自美國 神經障礙及中風研究所的DavidS.Goldstein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帕金森綜合症患者中存在交感神經功能喪失。而交感神經是負責調節人體自動功能的主要係統之一,這其中就包括人體在運動和不同溫度條件下的血壓變化。Goldstein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解釋說:“交感神經系統的完整對於患者耐受站起過程中的血壓變化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帕金森綜合症患者交感神經系統功能的喪失導致了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這說明體位性低血壓是疾病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

研究人員對41名帕金森綜合症患者進行了研究,其中有18人患有 體位性低血壓 ,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帕金森綜合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感神經功能的喪失。在那些患有體位性低血壓的患者中,交感神經功能的喪失更加廣泛。Goldstein指出,本研究的發現十分重要,因為它進一步證實帕金森綜合症不僅是一種運動障礙性疾病,同時患者的交感神經系統功能發生了改變,這將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Goldstein告訴路透社記者說:“如果要想揭開導致帕金森綜合症患者交感神經損傷的的病因,我們就必須全面了解帕金森綜合症的病因。”帕金森綜合症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發展的疾病,主要是損傷患者的 運動系統 ,逐漸破壞患者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協調平衡能力。

Read Full Post »

« Newer Posts - Older Posts »